【制藥網 市場分析】截至目前,藥品國采已經開展到了第四批,此次集采藥品涉及45種,中選品種價格平均降幅 52%,涉及高血壓、糖尿病、消化道疾病、精神類疾病、惡性腫瘤等多種治療領域。從“4+7”試點到第四批集采,可以看到納入集采范圍的品種范圍不斷擴大,藥品價格下行也成為趨勢。受集采政策的影響,包括跨國藥企和本土藥企在內的多家藥企2020年業績都出現了下滑。
本土藥企方面,例如,2021年1月30日,信立泰發布業績預告稱,公司2020年凈利潤5050萬元至7327萬元,同比減少93%至89%。信立泰將業績大幅下滑歸因于:由于帶量采購,信立泰的產品泰嘉(藥品通用名:硫酸氫氯吡格雷片)未中標,收入同比下降;其次,在冠脈支架全國集采中,“AlphaStent藥物洗脫冠脈支架”未中標國家冠脈支架集中帶量采購,對全資子公司蘇州衡晨進行計提商譽減值2.82億元。
跨國藥企的業績在2020年也出現了“變臉”,如知名藥企賽諾菲在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公告稱,波利維、安博維和亞莫利三款產品受藥品集采影響,銷售額分別下降64.1%、37.8%和44.4%。而賽諾菲中國市場第三季度整體收入也出現了下滑。
日前,有消息稱,第五批集采或于今年6月份啟動,對此醫藥企業要提前做好準備。在集采常態化的背景下,相信大部分藥企不會選擇坐以待斃。筆者了解到,開展一致性評價工作、創新轉型等正成為藥企謀求出路的應對措施。
例如,華潤三九2月23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,目前帶量采購政策影響主要在抗感染業務。受疫情、集采政策等影響,抗感染業務2020年業績下滑明顯。公司為應對政策影響,積極主動開展了一致性評價工作,阿奇霉素片、鋁碳酸鎂咀嚼片已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并已于2020年1月中選第二批國家藥品集中采購。同時,抗感染業務不斷加快創新轉型,通過新產品引進,產業鏈整體能力提升,以應對可能的競爭加劇的風險。
有證券研報指出,集采政策的目的是為了降藥價,利好百姓。對于藥企而言,無疑將倒逼企業加快創新,在國家醫??刭M大背景下,集采與醫保談判常態化推進,將加速行業集中,行業巨變下倒逼傳統藥企進行創新。
實際上,從大背景來看,近年來藥企面臨的挑戰可謂層出不窮,除了集采、醫保談判以外,藥企還需要應對專業化、合規化的考驗,2020年隨著糾正醫藥購銷領域不正之風、醫藥代表備案制的出臺,醫藥營銷環節中的灰色空間被擠壓,規范經營成為藥企不得不遵守的規則??偟膩砜?,未來醫藥行業只會更健康、穩健發展,在此背景下,藥企還應當調整自身的經營管理方式,以適應政策變化之后的市場變化。
評論